《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I.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择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 考试内容
《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的科学。微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具体考试内容按有关章节要求如下:
绪 论
1. 掌握微生物概念、特点与分类。
2. 了解微生物的作用。
3. 了解微生物学发展与展望。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 掌握原核微生物的特点、主要类群,掌握细菌、放线菌的概念,掌握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及差异,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步骤及结果,掌握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
2. 了解细菌、放线菌的群体形态特征,理解原核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 掌握真核微生物的特点、主要类群、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异同。
2. 掌握酵母菌、霉菌的特点、形态、构造和繁殖方式等。
3. 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了解酵母菌、霉菌的菌落形态特点。
4. 了解真核微生物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章 病 毒
1. 掌握非细胞生物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组成上的特点,掌握病毒粒的构造和对称体制。
2. 掌握噬菌体的性质、分类、病毒复制的过程(五个阶段),掌握溶原性及溶原菌概念,了解一步生长曲线的三个阶段;
3. 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4. 掌握亚病毒的种类。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 掌握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2. 掌握微生物的四种营养类型,掌握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特点和差异。
3. 掌握培养基的特点、分类及其用途,了解其设计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 掌握与微生物新陈代谢相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了解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掌握生长曲线及其四个时期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其指导意义。
2. 掌握连续培养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3. 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4. 掌握灭菌、消毒、防腐、化疗的概念。
5. 掌握高温灭菌的种类\原理及其适用范围,了解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掌握抗生素的概念。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 了解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三个经典实验的意义、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
2. 掌握原核生物质粒的特点、了解其主要种类,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机制。
3. 了解诱变育种的基本步骤,掌握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几种方式。
4. 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的基本原理。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
1. 了解研究微生物生态的意义,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 掌握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3.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1. 掌握免疫对机体的主要功能。掌握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抗原的概念和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3. 了解构成抗原的条件。
4. 了解抗原的分类。
5. 掌握免疫系统的构成,了解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组成。
6. 掌握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种类和基本结构,了解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和生物学特性。
7. 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
8. 掌握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1. 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阶元、生物命名的基本知识。
2. 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五界系统、三域学说),了解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一般方法。
Ⅲ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 试卷题型分数比例:填空题25分,选择题20分,名词解释15分,判断题 10分,问答题30分
3. 试题难度比例:试卷总体难度为中等,其中易、中、难分别为40%、40%和20%。
Ⅳ 考试用书
《微生物学》,唐珊熙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V 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杆状形式的细菌称为 。
二、选择题除
( )之外,下面所有微生物都被认为是原核微生物。
A. 细菌 B. 病毒 C. 衣原体 D. 支原体
三、名词解释
抗原
四、判断题
消毒就是杀死所有微生物的处理方法。( )
五、问答题
论述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